分享所得 相互依存 中國在全球生物科技領域的角色

過去幾個月,中國有份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廣泛地進行臨床試驗,也獲得各國政府的緊急使用授權。因應這現象,有英美傳媒分析北京實施「疫苗外交」(vaccine diplomacy),是為了修補國際形象。筆者雖然同意「疫苗外交」之說,但認為其主要目的並非是為了修補形象,而是要配合北京已部署良久的生物科技產業戰略,長遠構建新一代全球生物相互依存關係。

本文回顧過去中國生物製藥業的發展模式,指出中國在新冠疫苗研發的全球領導角色,勾勒這未來新型全球相互依存關係的歷史生物醫藥倫理支點。

有英美傳媒分析指,北京實施「疫苗外交」是為了修補國際形象。圖為智利一名老人在接種科興疫苗。(新華社)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今年1月20日發布的疫苗現狀報告和《福布斯》(Forbes)中國版去年12月3日整理出的資料,已進入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的主要新冠疫苗起碼有16款,中國主導研發的有六款,合作研製的有一款,涵蓋四個主要疫苗類型: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

中國之所以能於短時間內發展出不同種類的疫苗,其實跟北京的長遠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戰略有莫大關係,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去年4月發表的有關報告披露,1999至2013年間,美國擁有全球一半的生物科技專利。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科技國家也大量投資生物科技,例如韓國和新加坡,但其投資數額無法跟中國相比。這是因為中國的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模式是「國家主導集群模式」(state-led cluster model)。

中國之所以能於短時間內發展出不同種類的疫苗,其實跟北京的長遠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戰略有莫大關係。圖為巴基斯坦一名醫護人員在展示中國捐贈的新冠疫苗。(新華社)

國家主導的集群模式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生物科技已被北京界定為未來12項重點發展領域之一。2004年,國務院成立「國家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促進產業化領導小組」,集合了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農產部和衞生部的代表,訂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目標,包括於2020年前讓生物科技產業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2012年美國的生物科技產業只佔美國GDP的2%)。2018年,專責審批研究資助的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劃歸科技部管理,加強了科技部統籌研發的職能。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也促進生物科技基礎研究的發展。

地方省市政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央政府在「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些優勢地區成立了三個「綜合性生物產業基地」,並且在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成立了「專業性生物產業基地」。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生物科技已被北京界定為未來12項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圖為河南一間生物科技公司員工在實驗室內作業。(新華社)

這些以生物基地和生物園區等推動的「聚集模式」,促進了生物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向優勢地區集中,形成國家、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共同推進生物產業的新戰略格局,有助促進生物產業創新能力在地方的提升,也加快了技術產業化進程。(節錄)

來源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584895/%E5%88%86%E4%BA%AB%E6%89%80%E5%BE%97-%E7%9B%B8%E4%BA%92%E4%BE%9D%E5%AD%98-%E4%B8%AD%E5%9C%8B%E5%9C%A8%E5%85%A8%E7%90%83%E7%94%9F%E7%89%A9%E7%A7%91%E6%8A%80%E9%A0%98%E5%9F%9F%E7%9A%84%E8%A7%92%E8%89%B2